發布時間: 2023-11-20 09:30 訪問: 7566
2019年發布的《全球膽石癥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全球膽石癥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其中東亞比其他地區都高,約占總人口的10%。根據《2019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19年中國膽道類疾病住院病例約為333.6萬。
面對這一龐大的患者基數,現階段,治療膽胰疾病常用的術式為:LCBDE、ERCP、PTCS、LTCBDE等。而膽道鏡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2019中國消化內鏡大數據報告》,2019年我國進行了約47.2萬例ERCP手術,與高達400萬名患者相比,還是存在明顯的差距。
常規膽道鏡的局限性
隨著技術的進步,膽道鏡除了應用于疾病診斷領域,也可以實現各種內鏡下的治療,如膽道鏡下碎石、取石、膽道狹窄擴張和切開等膽道系統疾病的治療,其微創而有效的治療效果,給膽道外科疾病的診療提供了更多方式和可能。
但常規膽道鏡也有其局限性,它的直徑較粗,無法直接進入膽道狹窄部位(如遠端肝內膽管進行觀察),在治療一些復雜膽道疾病方面有一定的困難,無法很好地達到醫生的需求。因此,超細膽道鏡的出現,可謂為此類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
破局者——超細膽道鏡
超細膽道鏡直徑在3mm左右,經腹腔進入膽總管、膽囊管,上行可進入肝內膽管,下行可進入十二指腸,通過1.2mm左右的鉗道進行碎石、取石或對病變部位進行活檢,對肝膽內遠端狹窄部位的病變起到重要作用。
超細膽道鏡能夠對膽道系統進行更為徹底的檢查。相較于常規膽道鏡,超細膽道鏡的直徑更小、柔軟性更好,操作起來更加靈活自如,能夠到達常規膽道鏡難以觸及的部位,解決患者的病痛。
英諾偉集團超細膽道鏡的研發歷程
1、鏡身細,鏡體柔軟
內鏡的靈活性、操控性,都與蛇骨有關,而我們的超細膽道鏡插入部整體蛇骨結構,且雙向可彎曲180°,更大限度的滿足了術者要求。從4.9mm到2.85mm的主軟管外徑,從1.95mm到1.15mm的最小器械通道內徑,61%的內徑縮小比例,每一塊細小的蛇骨緊密排列卻又靈活彎曲,造就了安清超細膽道鏡。
2、成像清晰
英諾偉集團超細膽道鏡采用了微型光學系統和高清晰度成像技術,擁有16萬像素物理分辨率,雙LED高亮度照明,能夠提供更為清晰、細膩的成像效果。這使醫生能夠更準確地觀察到膽道系統內的微小組織結構和病變部位,不僅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還有助于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3、產品穩定性提高
不僅如此,我們還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研發團隊在不斷進行產品的升級和改進,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測試保證了超細膽道鏡的可靠性。這也使得醫生和患者在使用超細膽道鏡進行診斷和治療時更加放心和安心。
4、數千次實驗夯實基礎
超細膽道鏡的研發歷程非常復雜且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無數次基礎測試和動物實驗的結果,為最終產品的成功研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研發團隊經過不斷的技術突破和改進,最終成功實現了超細膽道鏡的批量生產。
適應癥和禁忌癥
膽道鏡檢查的適應癥一般包括膽道結石、膽道狹窄、膽道腫瘤等,其禁忌癥一般包括膽道梗阻、凝血功能障礙等。
以上臨床數據表明,較LCBDE來說,超細膽道鏡更適用于LTCBDE。
超細膽道鏡的問世給膽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歷史性的突破。它的高清晰度圖像和靈活性使醫生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病情,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而其穩定性和可靠性則保證了醫生和患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超細膽道鏡將會在醫療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膽道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為其患者帶來更為美好的未來。